牙周治療
牙周病是什麼?
牙周病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
引發牙周病的主因為牙菌斑中的細菌引起牙齦紅腫發炎
牙周病
類型與原因
牙周病類型
牙齦炎(Gingivitis):
- 牙齦邊緣發炎,表現為紅腫、出血和牙齦容易受到刺激。
- 通常是由於不良口腔衛生引起的,但通常可以通過改善口腔衛生習慣進行治療和預防
- 牙周炎(Periodontitis):
- 在牙齦炎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情況下,炎症可能擴散至支持牙齒的組織,包括牙齦下組織和牙周韌帶。
- 進一步的症狀包括牙齦退縮、牙齒鬆動、牙齦脓膿、牙齦出血、口臭等。
造成牙周病的原因
- 不良口腔衛生:不及時刷牙、不使用牙線、不定期清潔牙石等都可能導致牙齦炎和牙周炎的發生。
- 吸煙:吸煙與牙周疾病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,吸煙者患牙周病的風險更高。
- 遺傳因素:某些人可能由於遺傳因素而更容易罹患牙周病。
- 壓力:長期處於高壓力環境下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牙周病。
- 荷爾蒙變化:孕婦、青春期以及其他荷爾蒙變化情況下的人也更容易出現牙周病。
牙周病治療流程:
牙周刮除術
以牙周刮刀從牙齦深入,將牙根上的牙菌斑、牙結石、等病灶刮乾淨。
一個月後回診觀察
牙周刮除術後,等待一至一個半月恢復期,回診讓醫師觀察復原情況。
牙周翻瓣術
若牙周改善情況有限,則須進行牙周翻瓣手術,醫師會將牙齦切開、以肉眼清創牙根,術後約二週後可拆線。
持續回診觀察
術後患者須遵照醫囑清潔、保養,並定期回診所觀察。
牙周病預防
- 正確清潔口腔:牙周病通常是口腔清潔不完全,使得牙菌斑、牙結石堆積,讓細菌有機會入侵所致,以牙線、牙刷、牙間刷⋯⋯等,配合牙醫師教導的方法正確清潔,就能夠大幅降低牙周病發生率。
- 定期口腔健康檢查:牙醫師透過專業判斷,可及早發現牙周病前兆(通常為牙周炎),根據口腔狀況給予早期治療,即時阻止牙周病對口腔的危害。
- 定期就診洗牙:牙結石堆積,是牙周病發生的主因。而透過超音波洗牙,將牙結石震碎,減少細菌窩藏的空間,可大幅降低牙周病發生機會。(12歲以上的民眾,每半年可健保進行全口洗牙)
牙周病是一種常見但可預防的口腔健康問題,通過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、定期的口腔檢查和專業的治療,大多數牙周問題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療。及早發現並處理牙周問題,有助於保持口腔健康和牙齒的長期穩定。